研究成果 | 苏文菁:建设中国海洋文化基因库,复兴中国传统海洋文化
中国是欧亚大陆东端的大陆国家,也是向太平洋开放的海洋国家。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沿海的海洋族群沿着3.2万公里的海岸线以及毗邻海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海洋文明,其与陆地上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代王朝经略海洋有张有弛,民间向海洋的发展此起彼伏,海洋中国始终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明清以降,中国主流文化从海上退缩了,沿海区域海洋族群的海洋实践沉入历史地表,其经略海洋、捍卫海疆的事实极少进入以汉语文字记载的主流文化传承之中,偶有记载,亦以被“污名化”的形象出现。这段历史造成了今天中国主流知识体系中“海洋”的失缺。
受制于传统陆权思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第4次修订)总纲第9条对山岭、草原、滩涂等自然资源的归属均有明确规定,唯独缺失了海洋;而其他条款与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更是没有关系。缺少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的支撑,我国的海洋法律体系构建根基不稳,缺乏体系性和科学性。
在教育领域,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海洋重视的不断提升,不少课本中均加大了海洋相关知识的比重。然而,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教材编纂者对中国海洋国土认识不足,仍从大陆文明的角度对海洋进行阐释和解读,使得学生的视野无法摆脱陆地国土的限制;另一方面,教材中有限的篇幅局限于海洋的自然属性;人文层面的“海洋”,也就是产生于人海互动之中的历史、文化等精神文明成果被忽视了。
中国海洋文化的基因大多留存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民间,留存于中国海洋族群的日常生活之中。但是,中国近40年的工业化进程,在极大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破坏了中华大地上包括海洋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资源。而对于所存无几的海洋文化因素,又往往以农耕文化的标准任意对其施以“改造”,使之失去了海洋文化应有的内涵。
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一带一路”美好愿景,必须建设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海洋文化;中国的海洋传统是建设当代中国海洋文化的本民族的文化资源。
对此,我们认为设立“中国海洋文化基因库”,从海洋文明的视角出发,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对环中国海海洋文化圈的历史文化进行整理、挖掘与研究,从中梳理出中国海洋文化的基本基因,这是复兴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建设中国当代海洋文化切实有效的方法。
中国海洋文化基因库的内容
建设中国海洋文化基因库,必须明确中国海洋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我们认为多元、共享、开放、拼搏是蕴含在千百年来中华文明中的、通过海洋活动而展现出来的中国海洋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人类的海洋实践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小规模到大族群、由顺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过程。但是,由于不同族群生活的陆域文化的差异,不同民族的海洋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思想理念。地处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拥有多样化的土地与物产,不同区域的人民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创造了风格不同的习俗。这使得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海洋活动中保持了尊重不同文明的多元的思想理念。
回顾中国海洋族群的海洋实践,我们能看到,他们不仅将中华物产带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将中国传统社会精耕细作的劳动方式、长幼有序的家庭伦理分享到不同的族群之中,这也正是构成亚洲儒家文化圈的根本因素。海洋至今还是人类尚未完全征服的场域,开放的胸襟才能促使人类走向广阔的大海,接受未知的挑战。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古代,当人们从面积仅占30%的陆域迈向更加广阔的大洋的时候,其开放与拼搏的精神,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的海洋族群在长期的海洋实践中,不仅以拼搏的精神讨生计于风浪之间,更以开放的胸襟打破各种人为的制度藩篱与思想禁锢。这种根植于中华民族千百年实践的海洋核心思想精神无疑是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一带一路”美好愿景的时代精神。
围绕上述核心思想,中国海洋文化基因库将包括以下5方面的主体内容:
一、中国海洋族群。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构建中国海洋文化需要界定中国的海洋族群。近年来,良渚文化遗址群、马祖列岛“亮岛人”遗址、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史前文化遗迹的发现,将中国东部沿海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族群“南岛语族”紧紧联系在一起。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显示:中国东南沿海应是南岛语族向大洋迁徙前的最后栖息地,水上居民——疍民很有可能是留在大陆繁衍至今的南岛语族分支。中国海洋族群向海迁徙是持续性的,他们不仅把中华文明带到世界各地,同时也把不同区域的物产与文化带回中国。东南亚是中国海洋族群向外迁徙的第一大码头,他们有的在东南亚落地生根,形成了“土生华人”族群,有的再以东南亚为起点,迁播全球,他们是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
二、中国传统造船与航海技术。前工业革命时代,中国传统木制帆船是航海中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今天,其核心技术“水密隔舱”的原理依然影响着当代舰船的设计,这是传统中国至今仍影响世界的技术样板之一。此外,中国的舵、中华帆等一系列造船技术都有其独到之处,与指南针、过洋牵星术等航海技术共同支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持久不衰。航海图和针路簿记载了中国海洋族群千年间的航海路线,成为今天中国拥有东海与南海诸岛的铁证。
三、中国海神谱系。海洋族群的民间信仰和节庆习俗有着巨大的精神和艺术价值,是今天了解海洋族群历史传承的一大途径。为人们所熟知的海神妈祖,在宋代“开洋裕国”的需求之下,由区域性的民间信仰升格为国家神灵,此后,跟随中国海洋族群跨洋越海,传播全球。除了妈祖之外,中国还有诸多的海神,如精卫、四海龙王;沿海地区还有其他的区域性海神,如陈文龙、南海神等。这些神明共同构成了中国海神的谱系,为充满凶险和挑战的涉海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护佑。今天,对海神的崇拜依然存在于东部沿海族群的精神生活中。
四、中国沿海地区的方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沿海地区的区域语言系统蕴藏着深厚的海洋文化背景。16世纪以来,欧洲东来的人群在海洋上遭遇的中国人大多数是使用各种方言的中国东南沿海的海洋族群.因此,国际知识体系中的“中国语言”包括有数种方言,除了汉语普通话之外,尚有以下4种:闽南话、福州话、广东话、吴语。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并不仅仅是通过汉语普通话而实现的;在深受中华海洋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地区,各种领域都有中国南方沿海方言的借音。此外,中国沿海区域方言中蕴藏着深厚的当地海洋文化信息,不宜简单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汉语普通话取代。
五、中国海洋英雄。每个民族的英雄都是该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者,中国的海洋英雄是多元、共享、开放、拼搏的海洋精神的凝聚者。明末清初,郑氏集团的领袖郑芝龙整合军官、海盗、商人三重身份,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海上力量与西方海上扩张势力时而合作,时而博弈。1633年,郑芝龙所领导的厦门料罗湾海战,首开东方国家在海战中击败西方殖民国家之先例,代表了历代中国海商对海权的不懈抗争。20世纪初,带领乡亲移居海外、建设当地的黄乃裳,承载了中国海洋族群把中国的技术、物产和文化带到世界各地落地生根的使命,是中国“走出去”的时代新典范。
中国海洋文化基因库的作用
一、教育展示:作为现有教育体系的补充部分,使海洋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引导大众突破陆地思维的限制,从多元文明的视角重新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培养具备海洋人文知识储备的合格公民。
二、保护传承:将中国东部沿海各区域的海洋文明存档保护工作置于整体性传承的背景之下,深入挖掘研究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海洋文明的宝贵基因片段,形成中国海洋文明的知识体系传承。
三、科研平台:整合集聚现有海洋人文学术资源,在观念的碰撞中产生新思想的火花,推动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复兴,为中国当代海洋文化的构建提供学术依据,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理论体系和技术路线。
四、创意创新:以海洋文化滋养文艺创作和文化产品,推动海洋文化资源向海洋文化资本的转换,激发培育海洋类文化品牌的能力,推动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创新发展。
五、提升生活内涵:使海洋文化核心价值观融入沿海人民的生产生活,使得日常的生活获得文化的意义。
中国海洋文化基因库的实现形式
一、建设中国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教育基地。以博物馆为核心,连接起项目建设地周边的中国海洋族群活动现场,向大众展示中国海洋文明的辉煌成果。为新时期的课程和教材体系提供最鲜活的海洋文化素材,在青少年中播撒多元、开放、共享、拼搏的海洋核心精神。
二、建设海洋人文知识交流与生产平台。以实物、录影、模型等形式,对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中国海洋文明成果进行归档整理,为专家学者提供研究素材。设立研究讲席并招募全球专家学者,建设配套的学术工作室和会议中心,每两年举办一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海洋文明论坛”。在此基础上,产生出适合海洋强国时代的新的思想资源、知识体系。
三、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海洋文化素材。在地区形象和文化塑造中植入海洋文化元素,打造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洋文化品牌形象;针对不同人群设置各种门类的传播形式,如系列短片、歌舞剧、故事电影、旅游产品等,借助新一代文化创意手段,传播海洋文化和海洋精神。
四、建设中国海洋文化节日活动体系。发掘开渔节、妈祖诞辰等传统海洋节日,恢复其海洋文明的特质。针对“6·8”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7·12”航海日、海军节等现代海洋节日,建立其与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连接。设计与海洋产业相关的经济类文化活动,以包含多种艺术门类的嘉年华形式,实现当地经济增长与文化宣传双赢。
五、推动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素材库的形式,储备一批中国海洋文化故事素材,通过向商业文化产品的转化,培育自己的海洋文化产权;建立海洋文化产品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集聚具备中国海洋文化特色的优质文化产品,为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特别是环中国海海洋文化圈各国,加强与文化机构和各级智库的深度交流合作;发掘其他国家和地区历史文化中的中国海洋文化元素,以当地民众的视角,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显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软实力。
中国海洋文化基因库的建设将使散落在福建乃至整个环中国海地区的中国海洋文明反哺于主流文化,成为建设海洋强国时期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关阅读
文章来源:本文系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与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联合设立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与当代海洋文化建构 》的研究成果,原刊于《中国海洋报》2017年6月21日
作者:苏文菁,福州大学教授,中国太平洋学会亚太海洋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